前言
“要是小时候能够好好学习说不定就考上了清华”,“如果当时能鼓足勇气表白现在已经老婆孩子热炕头了“你是否曾经有过类似的幻想?
人们总是对漫长的人生轨迹中存在幻想,小时候幻想自己能够成为栋梁之材,但长大后的却无法直面自己的平庸而懊悔过去。
就像在游戏中的不同支线选择,我们总是不停地存档再读档回溯,只为选择一个最正确答案从而达成通关的最优解。
如果人生能够推倒重来,究竟哪一条线才是最正确的人生之路?
由《这是我的战争》,《冰汽时代》的原班人马推出的新作科幻生存游戏《多重人生》(The Alters)中,深刻探讨了关于人生抉择与自己和解这一终极问题。游戏里可以读档人生回到过去,分化不同的自己,与自己共同面并解决对生存困境。
我创造了我
游戏中玩家扮演的杨·道尔斯基,奉命执行探索任务却意外坠毁异星,成为事故中的唯一幸存者。为了在致命异星下生存,而不得不创造各个不同版本的自己。
在高科技的发展下,量子计算机已经可以模拟人生过去选择的不同结果,在巽气的物质帮助下,通过人造子宫仓中创造了从人生轨迹上的关键节点做出不同选择的“杨·道尔斯基”。
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定数与变数。这些看似都是自己的分化,但因为曾经不同的选择从而造就了不同性格的杨。19岁那年,为了保护妈妈而选择留在家中与父亲斗争,成为了性格更急躁反叛的技术工杨; 26岁时,为了追求科学从而留在了大学做学术研究,成为了更冷静理性的科学家杨。
尽管这些分身杨拥有不同的技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维护基地。但是,当杨的人生行径经过变化后,可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且巨大的链式反应,呈现失序的混沌反应,一些外界的刺激反应会更容易被放大。所以在每次与分身的对话过程中,都需要谨慎地顺着他们自身的性格进行回答,时刻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动,解决他们的问题,如果负面情绪过多,还会引起分身反叛。
在与分身交流中,游戏会时不时地抛出难题:究竟要怎样对待自己创造的分身们。
在矿工杨的人生轨迹中,因工作的原因导致矿工杨失去了手臂,即使子宫仓孕育出了完整的身体,但该死的后遗症依然会造成矿工杨的痛苦最终再次选择断臂。这时,是选择更具有效率的机械义肢,还是选择耗费时间研究巽气仿生手臂? 这种道德抉择难题在11bit开发的游戏中屡见不鲜,只是在《多重人生》中你所面对的是一个与你拥有数十年共同记忆载体的自己,他们是帮助你逃离异星的工具人,还是不同的自己。
你的所有选择都会影响分身们的思维行动结果,但没有哪个选择是绝对的,游戏里所有选项中没有设定具有唯一定性的答案。如同量子计算机中推导出的所有关于杨的人生轨迹中并没有最完美的杨。所以每当面对这种道德难题要做的就是听从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
外星上当牛马
游戏探索部分,用一个字总结就是:肝!太肝了!
每天雷打不动出仓搜集资源。果然,即使沦落异星,还是无法摆脱的“996“。
在游戏设计中,杨只能在白天出门,而到了晚上八点后,星球辐射会增强。在这个时间段内,需要在这个荒芜的星球中进行探索和资源采集。找到矿场后需要用勘探装置检测建设采矿站,同时电缆塔要把采矿站与基地进行连接搭建,全部完成后才能进行资源开采,并且可以做到随时传送和充电的功能。
虽然通过传送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跑图时间,但前提是探索途中要提前规划并准备好足够的道具。如果在没有准备充足进行探索,碰上的是一览无余的平原区还好,要是碰上了具有高低差的复杂地形和隐形的外星生物攻击,就得消耗自身宇航服的电量才能解决事件。很有可能这边打完了外星生物耗尽电池导致无法继续攀登,附近又没有建设充电桩的话,就得重新跑回基地充满电再出发。
不过这都无关紧要,当通过电缆连接构建出完整的区域地图时,所收获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巨大的。
在异星生存中,基本没有闲余时间,生存的紧迫感时时刻刻都在逼迫你赶紧干活。不仅需要规划好本体杨的时间,还需要时不时抽空管理分身并分配岗位。他们每完成工作后会向你重新申请岗位分配。这时就需要尽快为他们安排上新工作,他们日常实行可是9小时上班制,到点下班是一点不拖泥带水的,剩下完不成的工作就会转变成你的工作量。要是自己加班加得太晚,游戏画面就会变得模糊阻碍行动视线,还会影响第二天早起,耽误次日工作时间。
但即使你已经加班加点完全探索完这片区域,死亡倒数如影随形,时刻提醒你赶紧离开这里。而下一片区域不仅有更高耸的地形,还有其他的未知外星生物,你又必须要重新适应这片区域并且开发采集,想象中创造基地爆仓养老是不存在的。
就是因为生存压力大每天要肝的事情特别多,所以游戏中失败的成本也是特别高的,游戏中可以读档回调,但游戏里死亡具有滞后性,并不是回调一天就能够解决的,通常回调一次的时间就够你在电脑前坐一个下午了。
轮胎里搞基建
游戏中安全基地是可移动的,外观如同轮胎一样滚动式前进,内里则是一个可扩充的模块空间。除基础的建设外,为了保障分身的基础生存,你必须为分身们提供一个宿舍和食堂;并且随着生存时间推进,需求也增多。外出时遭受辐射影响需要医疗室进行救治;长期吃糊糊导致的负面情绪加重,需要温室种植新鲜食材等等。
基地建设越来越庞大,好在分身杨都能够帮你更好地管理,植物学家杨能够在温室种植增加100%的效率,医生杨治疗分身速度提高。不同的分身在每个自己的工作室内可以有条不紊地高效工作。
但这样远远不够,为了避免分身产生负面情绪需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例如建造休闲室,健身房,冥想室。甚至还能在基地中,做到和自己们一起看动画科教片。
除了分身们的需求外,还有来自地球的需求,地球上的人类会要求你建设巽气运输仓将巽气带回地球进行研究;探索的资源无法得到利用还需要建设精炼室将资源进行转化,等等。
基地所需建设内容增多不仅需要合理规划现有资源,也要对建设房间的优先级考量,当轮胎内部空间不足还要进行扩充模块空间。所需的建造的材料也越来越多,又得出门冒险探索开采资源。
房子不是一天建成的,牛马是永不下班的。
评测总结
游戏满足了我对外太空异星球的幻想写实,开局就是孤身在陌生的星球,宇宙的宏大与人类的渺小,荒芜的环境与高科技的建设,整个科幻求生的氛围就出来了。美术方面依旧抗打,尤其是制造分身时,一幕幕画面犹如电影般的质感每一帧都不舍得跳过。
最令人惊喜的是11bit将这种新奇小众的题材拿捏得游刃有余。从最开始的”刁民模拟器“到后面的理解,共情。
起初只是为了自救而自作主张创造分身带来异星与自己生存,他们各自的性格看似与本体杨是完全相反,更像是独立的个体,但记忆是无法分割的,他们都曾参与过杨的漫漫人生。
当自己和分身坐在一起“包饺砸”时,探讨有关自己的过往经历,他们就已经区别于一个简单的克隆体。所以当另一个你面对着你问出:当时的你为什么没有这么做时,就如同对着镜子与自己对话。无法逃避撒谎,能做的只有直面自己,与自己和解。
总体来说,11bit游戏质量还是十分在线,不仅在设定上新奇,剧情也颇具深度,人物刻画细腻,加上不输电影的游戏画面。虽然游戏中会时不时对话时冒出未翻译的英文;对话提示框不消失;丢图等等一些尚未优化的小bug,但依旧是一部瑕不掩瑜的佳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