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从百万在线到停服停运,《摩尔庄园手游》出了什么问题?

摩尔庄园手游

《摩尔庄园手游》终于迎来了它的终结。

2025年6月30日,《摩尔庄园手游》台服正式停止运营。其实,这一结果早在预料之中。

毕竟即便是国服,也早已陷入低迷状态。根据七麦数据的预估,过去一年中,该游戏在iOS平台的总收入仅为约4万美元。

与2021年刚上线时的表现相比,如今的境况令人唏嘘。彼时,游戏首月新增用户突破3000万,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0万,成绩亮眼。

那么,《摩尔庄园手游》为何会迅速“凉凉”?在上一期聊摩尔的内容中,我们曾简要探讨过其中的一些原因,例如采用3D视角后,游戏失去了原网页版的独特韵味。

即便采用了3D表现形式,其画面质量并未提升,性能优化也存在问题。核心玩法如种田等,往往需要耗费数小时完成日常任务,体验感如同“坐牢”一般。不少玩家表示,甚至连玩法体验都远不如《奥比岛》手游。这也让不少玩家感叹:这款手游白白浪费了一个极具潜力的经典IP。

但是,当看到《摩尔庄园手游》台服停运的消息时,作为一名曾经的《摩尔庄园》网页版老玩家,我很难说出“活该”或“早该如此”之类的话。

更多的,是一种惋惜。

毕竟,《摩尔庄园》这一IP对我们这一代玩家来说,承载了太多青春记忆。

还记得小时候在淘淘乐街给汤米打工攒摩尔豆;

攒零花钱,在小卖铺买米米卡开超拉;

在游戏里加各种家族,用水弹去打仗;

向往着黑森林的秘密;

想成为瑞琪那样的皇家骑士……这些回忆至今仍历历在目。

如今,《摩尔庄园》IP发展至此,不少老玩家难免会对淘米公司和RK(瑞琪)感到失望,甚至愤怒。但更多人内心深处,其实仍希望这个IP能够继续发展下去,而不是就此走向衰落。

因此,我们不禁要问:《摩尔庄园手游》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是淘米团队能力不足?还是该项目从一开始就是出于“收割情怀”的目的,只为圈一波热度后悄然退场?而《摩尔庄园》这个IP,是否还存在未来?

这些问题,也是上期内容发布后,许多老玩家最关心的内容。

为此,我多方联系、努力沟通,最终找到了一位曾参与《摩尔庄园手游》研发工作的前淘米员工——小X,就这些问题与他进行了深入交流。

最终,我们也确实从中了解到了一些此前未曾公开的内幕信息。

02
立项的背景

在《摩尔庄园手游》立项之前,《摩尔庄园》页游实际上已处于半停服状态。不仅游戏内容长期未更新,服务器在高峰时段也频繁出现卡顿现象,用户体验大打折扣,只有少数忠实老玩家仍愿意继续支持。

彼时,淘米网络正处于经营最为艰难的阶段。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淘米全年有三个季度处于亏损状态,年底时付费用户数量较年初下降近半。2015年,淘米在美股上市四年之后正式退市。

在这一阶段,淘米真正具备盈利能力的游戏产品仅有《赛尔号》。包括《哈奇小镇》《摩尔勇士》《功夫派》在内的多款游戏均已停运。

缺乏游戏业务支撑的情况下,淘米在动画与大电影领域的投入也显得根基不稳,转型与变革已迫在眉睫。

尽管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但根据业内人士透露,淘米创始人汪海兵的离开,导致公司战略方向模糊、管理混乱,亟需一位核心人物稳定局面。作为《摩尔庄园》和《赛尔号》两大IP的缔造者,郑宙理(Ricky)成为不二人选。

2017年6月,郑宙理正式回归淘米,全面负责公司游戏业务。此时距离他离开淘米已过去五年。

在其回归后不久的一条微博评论中,有玩家留言:“摩尔庄园会出手游吗,我有钱充超级拉姆了。”

这一留言也反映了当时玩家的普遍期待。随着2018年手游市场进入爆发期,相较于重启页游或开发端游,以手游形式重塑IP更具现实意义。对淘米而言,《摩尔庄园》的手游化,也成为其摆脱困境的重要路径。

郑宙理确实担任了《摩尔庄园手游》的制作人,并展现出较强的用户运营能力。例如,在其回归后,页游服务器问题得到修复,并关闭了部分付费渠道,体现出一定的诚意。

然而,在手游研发层面,他所面临的挑战堪称严峻。概括而言,可谓“弹尽粮绝”。

首先,团队规模极为有限。尽管淘米整体员工数量达到数百人,但《摩尔庄园手游》项目组从立项到上线,仅由约30人组成。这一数字与《原神》早期400人、高峰期上千人的开发团队形成鲜明对比。30人团队的规模,甚至仅相当于一家小型工作室。

更为关键的是,该团队中超过80%的成员仅有页游开发经验,缺乏手游研发基础。换言之,团队几乎是在从零起步。

在跟小X聊这个话题的时候就感到很疑惑。按理说淘米这么大一家公司,不可能没有手游的研发团队,而《摩尔庄园手游》,妥妥的一个太子产品,要不到资源是不太可能的。

而我得到的答案却是,在手游开始研发的节点,负责淘米手游研发的分公司已经解散了,他们这个团队,也就只能自己上了。

03
为何选择3D化?

在开发资源匮乏、经验不足的背景下,《摩尔庄园手游》为何仍坚持采用3D建模?这一决策在玩家群体中引发广泛争议,普遍认为3D化破坏了页游原有的“原味”,并放大了技术能力的短板。

据项目内部人员透露,在最终确定3D方案之前,团队曾尝试过多个版本。尽管多数成员对3D化持反对意见,但制作人郑宙理仍坚持推进这一方向。

从玩家视角来看,这一决策显得风险极高。在资源与经验均不足的情况下,强行推进3D化无异于“小学生挑战大学论文”,尤其在团队多数成员反对的情况下,更显自信过度。

然而,若站在制作人角度分析,这一选择也并非毫无依据。彼时3D手游已成为主流趋势,在理想状态下,3D形式在家园DIY、社交互动、探索沉浸感等方面,均优于2.5D表现形式,也为后续玩法拓展提供了更高上限。

从实际体验来看,项目组确实围绕3D化展开了大量尝试,尽管部分设计(如家园DIY的移动端操作体验)仍显粗糙。

从长远角度看,这种选择如同为建筑打下坚实地基,地基越稳固,未来拓展空间越大。若初始阶段过于保守,产品的上限也将受到限制。

从这个角度想的话,某种程度上我会觉得郑宙理并非外界所传的“圈钱跑路型”制作人,而是具有一定理想主义色彩,重视产品长期运营潜力的开发者。

04
品质一般,上线了,却更穷了?

尽管项目组有长期运营的意愿,但《摩尔庄园手游》的实际表现却未能达到预期。

许多玩家反馈,游戏上线初期存在明显赶工痕迹。

关于这一点,我也问了小x,证实了内容储备量不足的问题。

他说《摩尔庄园手游》前前后后只研发了2年,而30个人,2年时间,从零开始……这Buff叠上,内容储备量够才会让人觉得奇怪。

不过我客观来讲,这也算是游戏行业里常规的做法了,公测版本只储备几个月的内容量,先把项目上线。成绩好呢,就继续投入,或者加大投入;成绩不好呢,就及时止损,其实我们现在玩的大部分新游戏,都是这套逻辑。

尽管品质中庸,但《摩尔庄园手游》上线初期的成绩却颇为亮眼。开服8小时内下载量突破800万,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00万,甚至带动吉比特股价一周内上涨25%。

一时间,外界对项目后续发展充满期待。

然而,好景不长。上线不到三个月,游戏便跌出畅销榜前100名,长期徘徊在前200名之外。活动更新敷衍、剧情长期断更,活脱脱一副摸金成功肥肥撤离的既视感。使得玩家逐渐流失,项目也逐渐被贴上“圈钱”标签。

事实上,郑宙理确实在游戏上线半年后,从淘米成功“撤离”了。

只不过,撤离的原因并不是摸金成功,反倒还很复杂,或许是与内部资源支持不足密切相关。

05
内部动荡,没有支持?

我追问了小X,他对郑宙理离开淘米的具体细节也不清楚。

只知道《摩尔庄园手游》上线后虽取得一定商业成绩,但所获利润并未用于项目后续开发。团队规模始终维持在30人左右,产能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玩家对内容更新的期待。

此外,郑宙理甚至未参与项目年底分红便选择离开,进一步印证其在资源调配方面遭遇瓶颈。若上述情况属实,我们就要去想为什么淘米不愿继续投入这一“太子级”项目。

从产品角度看,《摩尔庄园手游》底子较为薄弱,若要提升品质,就意味着不论是金钱,还是时间成本都是个黑洞。从市场环境来看,2021年正值《原神》等高品质开放世界游戏陆续上线或立项,用户重叠度较高,单纯依靠“情怀”已难以留住玩家。

此外,项目上线后用户流失严重,即便追加投入,也难以有效召回流失用户。连郑宙理自己都说过,“情怀只能让玩家支持一到两周。”

尽管如此,作为淘米最具影响力的IP之一,《摩尔庄园》仍应被视为公司转型的关键抓手。若能以长线思维进行精细化运营,仍有潜力带动淘米完成转型。

然而,淘米退市之后,被一家基金公司完全控股。而在正常的商业逻辑里,对于一支基金来说,相比起去长期投入一家公司,在高点出手套现离场,才是资本最正确的逻辑。而《摩尔庄园》的玩家如何,说实话,压根就无人在意。

据小X的说法,在手游成功开局之后,郑宙理曾竭力要求增加投入的资源长线运营的,但淘米内部空降高管,对继续投入有了分歧,最终导致项目发展受限。

因此,郑宙理更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失败案例,在商业逻辑面前,项目最终走向“一波流”式的收尾。

06
郑宙理的去向

所以RK郑宙理最后去哪了呢?

我们知道的是他没有离开游戏行业,而是选择创业,创立了上海趣糖网络,推出新项目《米姆米姆哈》。

之前测试的时候我也玩了一下,给我感觉就是郑宙理一定非常喜欢种田,《摩尔庄园手游》搞锄大地,《米姆米姆哈》还是锄大地。

不过区别在于,这游戏也在搞“帕鲁”的概念,通过捉宠来实现自动化生产,也算是在玩法层面,真正意义上与时俱进了。

作为一名《摩尔庄园》的老玩家,尽管对《摩尔庄园手游》的最终结果感到遗憾,也曾一度质疑郑宙理对IP的处理方式,但对于他新项目的尝试,仍抱有期待。

毕竟,他曾经为我们编织过两场梦:一场是童年时期的美好幻想,一场是手游上线前夕对《摩尔庄园》复兴的憧憬。

至于《摩尔庄园》这一IP的未来,我的看法仍与此前一致。

若淘米能够以最低成本维持页游运营,保留数据,为老玩家提供一个精神上的乌托邦,便是对这一IP最好的交代了。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