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洛斯法则:重启》评测:我好像有点难觉醒

前言

  塔洛斯在希腊神话中是一名金属巨人,其来历说法颇多,但大部分典籍都表示其身体由青铜铸就,刀枪不催,体内只有一条血管,从颈部延伸至脚踝,其中充满提供动力的“神液”。

  因为这些描述,塔洛斯被认为是古希腊神话中最早的“自动化机械”之一,融合了古代人对力量、科技与弱点的哲学思考,常被现代学者讨论为“人工智能”概念的原型,且至今仍在科幻、奇幻领域持续焕发生命力。

  科幻解密游戏《塔洛斯法则:重启》(下称《重启》)便是引用自这个概念。

  说真的,我一开始确实没有想到,《重启》竟然是由做出《英雄萨姆》系列的Croteam出品的。可能当一个人无脑突突突久了,看着满地的图的尸体血浆,真的会因为无敌的寂寞和乏味,而陷入类似于贤者时间的哲学思辨之中吧。

  显然,和其他作品中造成大量杀戮的“始作俑者”一样,Croteam的哲学思辨来得要比任何人都深入。

  这也造就了《重启》的前两作——也就是《塔洛斯法则》和《塔洛斯法则2》在玩家和媒体之中的双高口碑。

  而作为系列最新作的《重启》,则是在收录了系列第一部作品及其DLC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章节《开端》,并以此为契机,运用虚幻5引擎,将游戏的贴图、建模、操作等能够直观提升游玩体验的内容,进行了一个全方面的大升级。

新生

  算起来,距离《塔洛斯法则》第一部发售,已经过去11年了。

  先不谈第一部的内容质量如何,至少它在游戏节奏的设置上,确实有些过于进展缓慢且单调冗长了。

  游戏一上来就将玩家直接丢入大量的谜题之中,除了接近结局的部分,没有任何剧情演绎。

  “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三个哲学问题,从一开始就成为了玩家同时也是游戏的终极目标,但游戏并未陷入晦涩的形而上学,而是通过散落的终端日志、哲学经典片段、二维码等支离破碎的信息,将玩家引导至更普世的思考:

  自由意志是否只是程序的伪随机?人类的本质是否等同于记忆的堆砌?

  这些问题或许能与塔洛斯神话中的“神液”隐喻形成互文——这就是“塔洛斯法则”的由来。

  只不过,对于非解谜游戏的核心玩家来说,这样长时间感受不到额外刺激,只有无尽晦涩难懂的谜语的设计,很容易就会让初入新世界的兴奋感快速消散,这也是《塔洛斯法则》相比起V社的《传送门》系列,更加叫好不叫座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无论如何,第一部的内容已成定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重启》的出现,让其有了可以改善关卡节奏的机会,但Croteam还是选择将他们工作的重心,放在重制画面和提升操作体验之上。

  借助虚幻5引擎,游戏的场景从冰冷的机械神殿到苍翠的虚拟伊甸园,均以4K材质与动态光照重构。虽然环境依然透露着很强烈的静止感,但这一丝诡异正好契合了游戏的主题。同时,可调节的FOV、镜头晃动、动态模糊等选项,也让游戏最为让人诟病的防眩晕机制得到了加强。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些优化的存在,让这部解谜游戏的经典之作,在今天依然能让进入其中的玩家第一眼就感到惊艳。

开端

  接着我们再来谈谈本次加入的新章节《开端》。

  《开端》总共提供了3种风格共18关的解谜内容,包括古堡高耸的中世纪欧洲风格、风景秀丽的古希腊风格,以及黄沙漫天的古埃及风格——与《塔洛斯法则》相比没有什么改变,也不需要什么改变。

  这首先是因为,虽然本章节在游戏世界观的时间顺序上位于最前,但实际顺序上其实是作为回顾式的“第三章”而存在。

  各种道具的使用教程、简单练手的关卡部分在第一章《塔洛斯法则》里就已经铺得满满的了,再加上本作的关卡数量相比前面几章而言并不算多,因此谜题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难度设计上,《开端》并没有遵循先易后难的难度曲线,而是几乎一上来就将难度曲线拉到了最高。

  虽然并没有加入什么全新的机制和道具,但却通过极为精妙的关卡地图设计,将逻辑推演要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玩家需要充分利用所有的道具,全力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能揭开这些结构精巧的谜题。

  若是思维不够灵活,甚至只是脑子一时没转过来弯,在一关里卡上几个小时,望着可望而不可及的拼图方块在栏杆另一边漂浮旋转,很可能是在本章节中会经常遇到的情况,遑论收集3颗隐藏星星了。

  一番苦思不得其解之后,我都要怀疑如果我能正常通关这个游戏,那时我的头上可能真的会和游戏里的机器人主角一样,头顶秃秃的吧。

  当然,因为游戏中的地图相对开放,同时制作组也并不限制玩家的行动方法,所以玩家其实不必严格按照某种顺序去闯关和解题,甚至可以不必拘泥于用正常方法去解题。

  毕竟许多关卡都没封顶,玩家只要找到一个能够跳到墙上和地图之外的方法,完全可以直接走到大多数关卡的最深处直接获得通关证明。

  此外,前作里让人又爱又恨的“倾情CV+机翻字幕”的演出,在这个部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原版英文配音+精校中文字幕”的常规组合,不得不说让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至少文本质量上来了,剧情也更好理解了。

存在

  *注意,以下部分内容可能涉及剧透,请酌情阅读。

  和“塔洛斯法则”一样,“开端”这个标题同样也出自希腊哲学家斯特拉托的一本著作——或者说一个思考。

  斯特拉托是漫步学派又称逍遥学派的哲学家,他推崇用可观察的真理去替代对神的盲目信仰,说明人类并非完美的。

  这正如《开端》章节之中,大致框架刚刚搭建成型的模拟世界。

  玩家将被代入“永生计划”的项目负责人亚莉珊德拉·德伦南的视角,操控尚未接入AI智能的机器人骨架,在模拟世界中完成首次测试——通俗点讲,就是去一个早期阶段的游戏DEMO里,测试各种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里的一切,除了谜题本身以外,比起已经完善的世界都要更加……直观与直白。

  例如,在这个模拟世界里,各种BUG标识几乎随处可见,各种隐秘处的其他秘密文件自然也必不可少。

  它们有些确实是对于世界里各种BUG的注解和反馈,有些则是制作组的一些评论和小牢骚,能直观地反映模拟世界的迭代过程。

  这些文件则更加直白地挑明了这个世界开发各个阶段的想法与结论,且每一份文件都能跨越时空的限制,与《开端》章节之外的其他章节内容和细节一一对应,为已经完成其他章节的玩家带来收束过去、呼应未来的醍醐灌顶之感。

  随着玩家操控的拥有亚莉珊德拉意识的机械造物,将这些遍布世界的想法碎片和开启通往高塔的拼图方块一齐收集完全,并登上高塔之巅,本章节的集成管理器将会迈出成为系列第一章中的神,也就是“埃洛希姆”的关键一步。

  而玩家的思维,也会在这一瞬间,被一同卷入又一轮对人类存在意义的哲学思考之中。

  只不过,这次的思考不再会像以前那样,因为有所谓神的存在而脱离实际,而是会像斯特拉托在《论开端》中所期望的那样,更注重于当下的存在本身——

  不求艰涩,只求切身,便为隽永。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